外卖骑手剐蹭玛莎拉蒂,车主最初只要区区八百,骑手不依,执拗地要走官方渠道,结果呢,一万二的账单砸下来。
这事儿,着实令人扼腕。
八百块拿不出?
恐怕症结不在于囊中羞涩,而是那股子“颟顸”劲儿在作祟。
咱先抽丝剥茧,把这事儿捋一捋。
外卖小哥,鸱张鼠伏,栉风沐雨,为的是多攒几个铜板。
猝然,咣当一声,撞上了豪车。
第一反应定是惶恐,紧接着,没准就是抵触。
这倒也情有可原,毕竟直面一辆玛莎拉蒂,心头压力可想而知。
车主说,无妨,八百块了事。
这在很多人看来,已是仁至义尽。
可外卖小哥不以为然。
他或许觉得,豪车车主皆是“奸猾”之辈,八百块定然不够,说不定是想空手套白狼。
这等想法,说白了,就是对“缙绅”阶层的刻板印象。
觉得他们家财万贯,就该“敲竹杠”一番。
这种心态,着实泛滥。
但癥结在于,这种刻板印象,往往使人丧失明辨是非的能力。
八百块,就能迎刃而解的问题,非要闹到一万二,这中间的差价,够马不停蹄地跑多少单外卖才能挣回来?
当然,亦有人会说,外卖小哥也是受害者,平台盘剥,时日曷丧,为了糊口不得不铤而走险。
这话不假,外卖行业的乱象,有目共睹。
但咱们不能以此为借口,就合理化他的过失。
交通规则是铁律,不能因生计所迫,就恣意践踏。
坦白讲,外卖小哥的行径,也折射出一种社会心态。
一方面,贫富鸿沟日渐加深,一部分人仇富心理作祟,觉得“富贾”都是靠蝇营狗苟之术发家的。
另一方面,社会信任度滑坡,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信赖,总觉得他人居心叵测。
与通常认知相悖,这桩事件并非仅是寻常的交通事故。
它折射出的是社会阶层间的龃龉,以及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崩塌。
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肇因归咎于“外卖小哥颟顸无知”时,是否忽略了外卖平台对骑手的约束和教化?
是否忽略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眷顾和引导?
还有人振振有词,这事儿玛莎拉蒂车主也难辞其咎,何必非要走4S店?
八百块钱解决了,大家都省心省力。
这话听起来有几分道理,但细细思量,也有点“道德绑架”的意味。
人家车主有权选择在哪里修缮,花自己的钱,没必要迁就别人的情绪。
这起事件里,最令人扼腕的,是原本可以规避的损失。
外卖小哥折戟沉沙,玛莎拉蒂车主虚掷光阴,围观群众错失了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仅此一数,足见问题之严重性。
一万二的教训,但愿这位外卖小哥能铭记于心。
但更期望的是,我们整个社会,能从中汲取一些经验。
多一些体恤,少一些成见;多一些信赖,少一些算计。
如此,类似的闹剧,才能少一些。
归根结底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就好比这外卖小哥和玛莎拉蒂。
若一开始便能坦诚相待,彼此体谅,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“追尾”事件了。
而这“追尾”,撞碎的,不仅是车漆,更是人与人之间那不堪一击的信任。